公司董事会主席陶星虎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人物称号
2015年09月09日

2015年9月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支持、《中国有色金属》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企业和人物颁奖典礼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风险防范与控制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有色集团、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陶星虎分别荣获功勋企业和功勋人物称号,彰显了业界对中国有色集团及中国有色矿业“走出去”的认可。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莅临现场作重要讲话,并向获表彰的个人和企业颁奖。就今后一个时期行业“走出去”战略,顾秀莲副委员长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有色企业进一步发挥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装备和技术组团输出,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迈进。二是希望在“走出去”过程中,注意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等各类风险。三是希望有色企业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把我国的优势和战略取向,与国外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灵活采用能够实现“双赢、多赢”的合作模式。四是希望有色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当地的就业、环保、基础设施、民生等问题,实现与当地社会社区的共同发展。

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颁奖典礼上致辞时强调,有色行业要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生力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促进我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长久的发展新天地。他号召“走出去”的企业继续当好排头兵、领头羊,在国际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中国企业的风采,全面提升行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再立新功。

中国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严弟勇出席活动并作了题为《中央企业海外并购跨文化管理与应对》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有色集团在海外进行跨文化管理的做法、经验与体会。报告指出,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先后尝试过以工程换资源、风险探矿合作、股权投资、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等资源开发途径,但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是并购投资,最主要的特点是自投、自建、自营、自管。这些年来,中国有色集团在海外建成了矿山、冶炼厂等一批生产实体,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中外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接触、融合与交流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程度较深。“走出去”过程中,中国有色集团始终坚持“承认差异、加强沟通、相互融合”的原则,在并购重组以及并购之后的内部运营、构建和谐外部环境等跨文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会议期间,与会的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管理咨询机构对中国有色集团在赞比亚、蒙古、缅甸、刚果(金)、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发的项目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先布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中国有色集团在海外投资、项目建设、风险控制、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在他们的发言和报告中被多次引用。在与严弟勇副总经理的交流中,与会的有色行业企业希望与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资源开发方面加深了解、互通有无、寻求合作,共同为我国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贡献积极的力量。

据了解,本次功勋企业和功勋人物的评选于2014年9月启动,经过初选、终审和公示等各个环节,最终,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陶星虎等15位人士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人物”称号;中国有色集团等15家企业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企业”称号。

中国有色集团位列2015年“世界500强”第390位,自成立之日起,中国有色集团就具有鲜明的外向型经营特点。在32年的国际化经营实践中,中国有色集团始终坚持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国际贸易“三业并举”,各产业相互拉动、相辅相成,探索出了独特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拥有各级境外出资企业83家,境外出资企业员工近2万人,其中外籍员工1.5万人,涵盖地勘、采选冶、工程设计、施工、贸易、物流等业务领域。陶星虎先生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77届采矿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有影响力人物称号。自2002年常驻非洲以来,陶星虎先生已经在非洲连续工作13年,在赞比亚、刚果(金)参与或主持的一系列重大资源开发项目成为中非矿业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与推动者。

会场全景


顾秀莲副委员长作重要讲话


陈全训会长致辞


严弟勇副总经理作专题报告


中国有色集团获得的功勋企业奖杯


陶星虎总裁获得的功勋人物奖杯


陶星虎总裁获得的功勋人物奖牌